大一班

当前位置: 首页 >>缤纷班级>>大一班>>正文

“墨”明奇妙
发布者:唐丽婷   发布时间:2023/10/26 13:05:48   浏览次数:135

在开学初的开渠日活动中小朋友已经体验了用毛笔写画名字的经历。到了我是中国娃这一主题展时,小朋友基于对中国展开了调查,在调查中小朋友们了解了中国发明、中国文化、中国特色,也从而了解到了文房四宝。随着主题课程的展开小朋友们对于毛笔、墨汁有着不同的好奇,由此展开了相关课程探究活动。

毛笔软软——初探毛笔绘画体验

跟随着主题的开展,在本周我们开展了一节有关水墨熊猫的美术活动,活动中对于新工具毛笔来画画小朋友们很是惊奇!。

毛笔也可以画画?

毛笔前面的毛是软的,怎么画呢?

我不会,我没有用过毛笔画画。

小朋友们对于毛笔绘画的形式是第一次接触,很多小朋友都很胆怯,怕画的不好、不会用,所以对于这节活动我们更多的是鼓励幼儿大胆尝试,感受毛笔绘画的趣味,对于毛笔绘画感兴趣。

IMG_7331IMG_7339

活动分享时小朋友纷纷表达了自己的想法:这个毛笔很软,要轻轻的,要不然墨水就把纸全部染黑了。

这个墨水有点臭臭的。

毛笔不是写字的吗?也可以画画?

毛笔要这样拿,和用水彩笔不一样的!

对于孩子们的疑问利用自主活动时进行了简单的谈话,通过谈话让幼儿了解水墨画的形式是我们的国画,也是中国传承特色的文化。并直观了解了握笔方法,小朋友们迫不及待开始试着握一握、画一画。

分析与思考:

水墨画的形式是孩子们初步接触,对于他们是陌生的。水墨作为中国传統绘画表现方式,更是国画的代表。《3-6岁儿童发展指南》中明确提出幼儿需要具备初步的归属感,通过感受中国的传统文化,建立幼儿的民族自豪感,激发幼儿爱祖国、爱家乡的情感也作为本次活动的重要目标之一。

通过主题活动幼儿初步了解了毛笔的握笔姿势,感受用毛笔绘画的趣味性。但是也观察发现班级幼儿对于毛笔握笔的不熟悉,后期可以在美工区增添毛笔握笔的姿势图式。

水墨相遇——再探水与墨的变化

在活动结束后几位值日生包揽了洗笔一事,在卫生间的水池中逐渐围起了许多幼儿。

你看变成了灰色的。果果一边用水龙头冲洗一边在水池里画起来。

这样在纸上还能画吗?萱萱问到。果果立马关上水龙头提议到试一试。于是在美工区的找到了裁余下的宣纸,开始涂涂画画。

加了水的会变得颜色很少、很浅。

依依也想试一试便在抽拉柜里拿了张纸,开始涂画起来。但是墨水在A4纸上不仅不吸色还不易干,一下弄得到处都是。为什么这个不行?依依不解的问到。

小佐说:你用的纸和这个不一样,这个很薄叫宣纸。

纸的吸墨性是要根据它的纤维密度来决定的。孩子们通过涂涂画画发现宣纸上的黑点慢慢在变大,颜色慢慢变浅,知道了宣纸比白纸吸墨的速度快,进一步拓展了水墨画是需要用宣纸作画的。

在之后的自主活动中许多幼儿在使用墨汁时总会喜欢加入一些水,让颜色有深有浅的。

IMG_7736IMG_7742

分析与思考:

墨分五色——焦、浓、重、淡、清,对孩子们来说,这些都是第一次接触。在一杯清水中滴墨,就会发现:滴一滴、滴两滴、很多滴,杯子里水的颜色就会浓淡不一。墨汁是大部分孩子日常接触较少的物品,小朋友们通过洗笔发现了这一现象,知道了墨汁遇水后会发生的神奇变化,初步感知了墨汁的特性。基于班级小朋友对于水墨的兴趣我们调整了美工区的环境呈现,增加了水墨画的欣赏,感受不同层次水墨的作品表现。鼓励幼儿大胆表现、创作,结合课程写姓氏,共同布置门口的水墨景。

IMG_7939IMG_7956

章鱼牌墨汁——智探墨汁的由来

班级美工区的墨汁在小朋友兴趣的探究中不多日便使用完了。墨汁没有了小朋友便提议买一些,我询问到你们墨汁是怎么来的吗?

章鱼吐出来的墨汁,再晒一天就变成了墨汁。果果说到。

萱萱说:用水加一些黑色的颜料放一个晚上就变成了黑色的墨汁。

蕊蕊说:我觉得是用水加一些章鱼的墨汁。

IMG_8302IMG_8301

面对小朋友们有趣的思考,我利用网络寻找了一个制墨相关视频,告诉小朋友们答案就在其中。小朋友在观看时非常专注割树取胶、混合猪油、点火取烟、洗烟浸泡一年、混合珍珠粉等捶打、切块晒干,视频结束了乐崽问到:怎么不是墨汁?  

没有墨汁呀?翰翰说到。

那个人好像用晒好的黑条条磨的。

墨块是怎样变成墨汁的呢?小朋友们提出了许多想法:泡在水里就变成了墨汁了、要磨碎加一些水搅拌....

IMG_8285IMG_8293IMG_8295

基于小朋友们的想法我购买了些墨块,鼓励他们将想法变成现实,去实践、尝试。他们分为两组开始制作墨汁,柔柔将墨块放在砚台上一直磨磨磨,磨了很久一直都没有墨汁出现,这时候依依提议不等到最后加水,现在就加水,加入水后妍妍又磨了好一会,真的磨出了墨汁,小朋友们很是兴奋。

于此同时另一组小朋友的墨块还在泡水中,豆豆几人一直盯着小桶里的水:怎么没有变黑,还是透明的。

IMG_8299IMG_8289IMG_8297

通过实验、尝试,小朋友们发现原来放在水中泡并不能变成墨汁使用,需要加水来磨才可以。

分析与思考:

墨汁从何而来?这一问题引发了班级幼儿一系列思考,小朋友们的想法都非常有趣,能够结合自己的经验。对于墨的制作是非常久远的,所以教师带着孩子们以视频去感知、了解,更为直观感受墨的制作繁琐、珍贵。

同时因为视频结束时匠人磨墨部分墨条与砚台都是黑色,所以小朋友们没有发现墨条磨出墨汁的过程,进而产生了下一个疑问。《3-6岁儿童发展指南》中指出,要最大限度的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、实际操作、亲身体验来获取经验的需要。对于孩子们的问题教师提供材料鼓励幼儿自己探索、分组实验,进一步探究磨墨的方法。

课程反思:

在开展过程中,我们一步一步的追随幼儿的兴趣,将水墨元素融入到环境创设中,和幼儿共同探索关于水墨的有趣秘密,根据幼儿的发现去持续的探索,教师给予一定的支持。这次的课程故事的开展为我们下一次的开展提供了较明确的方向,让我们知道了如何做好幼儿的合作者、引导者、支持者。
   幼儿是积极主动的学习者,在本次的课程故事开展中,幼儿是有收获的,幼儿对毛笔总有一种神秘的好奇心,但是由于成长环境,一般是接触不到毛笔的,而这次的课程故事就为幼儿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平台。他们可以自由发挥,从一开始的可爱熊猫到徽派建筑,他们在欣赏完之后进行自由创作,除了不断的创造新的水墨画作品,他们还从五大领域去了解关于水墨的元素,做小实验,他们亲身体验、实际操作、直接感知,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有了一个很好的开端!

《指南》中指出,艺术领域从感受与欣赏、表现与创造二个方面,强调幼儿欣赏多种艺术形式和作品,欣赏也是一种感受,是更独特的表现。 在本次的活动中,幼儿从感受到创作,最后到欣赏,其中的体验感是独一无二的,在这场水墨之旅中,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独特的感受。故事还在继续,水墨萦绕在笔尖,期待它能够生根发芽,茁壮成长!
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佛城西路幼儿园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