陈鹤琴先生提出:"大自然、大社会都是活教材,大自然是幼儿进行自然探究主题的活教材,是幼儿成长进步源泉所在。自从班级里来了芦丁鸡之后,每天有一群小可爱围在鸡窝外围观。还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着各种问题:“这个小鸡怎么这么小呀?小鸡宝宝喜欢吃什么?这么小的鸡宝宝,会生蛋吗?”他们仔细观察,认真记录着芦丁鸡的一举一动。“老师,芦丁鸡真的好小,我能摸摸它吗?”“它们看起来好可爱呀!”“芦丁鸡跟我们见过的鸡长得怎么不一样?”......
小朋友们知道芦丁鸡的奥秘以后,纷纷都想照顾芦丁鸡,可是谁来照顾呢?小朋友在七嘴八舌的议论着。“我来给芦丁鸡喂吃的。”“我给它喝水。”“爸爸妈妈来照顾我,我来照顾芦丁鸡宝宝我可以来清理鸡宝宝的粪便!”“我也想照顾芦丁鸡。”每个人都想照顾芦丁鸡,那怎么安排比较好呢?通过一番激励地讨论,孩子们共同制定了芦丁鸡值日生安排,每周有两位饲养员照顾芦丁鸡。
孩子们将自己寻找的芦丁鸡爱吃的食物带来给芦丁鸡宝宝们吃。大家带来了面包、大黄米、胡萝卜等食物喂给芦丁鸡,结果芦丁鸡都不吃。于是,我们从网上搜索芦丁鸡的饮食习惯。次日,孩子们又带来了白菜、卷心菜,并且细心地将菜剪碎喂给它们吃。通过尝试,孩子们知道了芦丁鸡喜欢吃细碎的蔬菜和有营养的饲料。
通过照顾芦丁鸡,幼儿能够直观地观察到生命的成长过程,理解生命的脆弱与珍贵,从而培养对生命的尊重与爱护。通过照顾芦丁鸡,幼儿也能体验到责任与成就感,这对他们的情感发展具有积极意义。
芦丁鸡的到来,为孩子们的活动增添了色彩,丰富了幼儿的知识经验,激发了孩子们的探索欲望。孩子们通过观察、讨论、记录、实践、学习,对芦丁鸡有了很多的认识,孩子们的发散性思维有了明显的提高。活动中,孩子们提出问题,解决问题,用自己善于发现的眼睛探索着未知的答案。一声声讨论声中,孩子们学习着倾听别人讲话,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。一次次的动手操作,让孩子们更直观地体验到活动的意义。